“我要把志愿精神傳承到生命的終止”
——訪“中國好人”、江西省鄒德鳳公益發(fā)展中心負責人鄒德鳳
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(qū)南站街道,有這樣一位年近古稀卻依舊精神矍鑠的老人,她身著紅色志愿馬甲的忙碌身影每天穿梭于單位、小區(qū)、街巷之間,社區(qū)居民都親切地稱她為“超級義工”。她就是“中國好人”鄒德鳳。
“黨和國家培養(yǎng)了我,我要以堅定信仰去回報”
從1992年成立學習雷鋒小組到現在,鄒德鳳堅持志愿服務30多年如一日,心不改、志不移、行不變。作為醫(yī)護人員,她每天在醫(yī)院為病人做專業(yè)護理;作為志愿者,她常年堅持為身邊群眾提供貼心服務。她用自己的工資為病人或有困難的老人購買生活用品和慰問品,遇到突發(fā)情況,她也會第一時間捐款捐物。
“是黨和國家培養(yǎng)了我,工資來自于國家,也要用之于人民,這是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?!边@是鄒德鳳一直以來堅定不移的信仰。
鄒德鳳講述從事志愿服務的故事。
心中有信仰,腳下有力量。鄒德鳳矢志不渝,身體力行踐行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?!袄习傩宅F在越來越需要我們,所以我們要用心用情用力,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給千家萬戶?!?
每年春運期間,鄒德鳳都會在南昌火車站做志愿者,為來往旅客提供健康志愿服務。2020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突襲,人流密集的火車站成了感染疫情的高危場所。面對未知的風險,身為黨員的鄒德鳳毅然選擇了沖鋒和堅守。
她說,“我生在紅旗下,長在紅土地,我要用一生回報這片生我養(yǎng)我的紅土地。我們要堅定自己的信仰,要用堅定、堅強、堅守的精神去回報黨和國家?!?
“我做志愿者,也是在傳承家風”
談到自己做志愿服務,鄒德鳳饒有興致地說,這與她的家庭家教家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。
原來,在鄒德鳳家里,有一條“六字家風”傳承至今——忠、愛、孝、德、奉、勤。據鄒德鳳介紹,在她的名字中,“德”字意為一個人要有道德品質;“鳳”字同“奉”,意為要把最好的東西奉獻給別人。
“爸爸媽媽給我取名叫德鳳,就是要把我們家的六字家風傳承下去。”家風里孕育的道德基因,也成為鄒德鳳多年來在志愿服務路上發(fā)揚堅定、堅強、堅守精神的內動力。
如今,鄒德鳳還把這種優(yōu)良家風帶到自己的團隊中,讓越來越多人理解志愿服務的意義,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。她經常鼓勵隊員:“做志愿服務要具備一種奉獻精神,要持之以恒?!?
“我跟著鄒老師做志愿服務已經20多年了,她像一束光一樣引領著每一位參與志愿服務工作的志愿者。她為人溫暖、熱情,她無私奉獻、永不停歇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?!编u德鳳志愿服務團隊志愿者倪丹說。
2013年以來,鄒德鳳先后獲得第44屆南丁格爾獎章、全國優(yōu)秀共產黨員、全國五一勞動獎章、“中國好人”等多項榮譽。面對榮譽,她說:“我覺得榮譽既是過去,也是我們新的起點,我們要不斷有新的目標、新的計劃,要用更多時間去完成好志愿服務?!?
“我會把志愿服務事業(yè)做到生命的終止”
在鄒德鳳的辦公桌上,堆著一摞筆記本。隨手翻開一頁,里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志愿服務計劃、受助人信息等內容,這樣的筆記本鄒德鳳已經寫滿了43本。
在2002年成為一名紅十字志愿者后,鄒德鳳幾乎將工作以外的全部時間都奉獻給了愛心公益事業(yè)。一年365天,平均每天花6個小時做志愿服務。每逢周末或節(jié)假日,她還帶著志愿者挨家挨戶上門看望病患和孤寡老人,為他們測血壓、量脈搏、做按摩,普及各類健康知識。
31年來,鄒德鳳累計參加志愿服務超過7萬小時,足跡遍布西湖區(qū)南站街道每一條街巷、每一棟樓。細數做志愿服務的酸甜苦辣,鄒德鳳感慨萬千:“我覺得一個人活在社會上,就要做點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。能幫到別人,自己內心會產生那種很快樂很幸福的感覺?!?014年,以鄒德鳳的名字命名的江西省鄒德鳳公益發(fā)展中心注冊成立,目前已成為江西省紅十字會志愿服務組織中發(fā)展速度快、年齡跨度大、人員輻射面廣的團隊。
在南站街道鐵路社區(qū)居民葉金漢的印象中,鄒德鳳是一個熱心公益事業(yè)、助人為樂、無私奉獻的人,不管是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向她尋求幫助,她都會幫大家疏困解難。在鄒德鳳的示范引領下,越來越多社區(qū)居民紛紛跟著她做起了志愿服務。
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。我不知道我能活到哪一天,但我要把志愿服務當成事業(yè),做到我生命的終止。”鄒德鳳堅定地說。
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,難得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。鄒德鳳就是這樣一個要把好事做一輩子的人。她言傳身教、身體力行,是行業(yè)學習的典范,是群眾公認的楷模。
如今在西湖區(qū),“鄒德鳳志愿服務隊”就是一面旗幟,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會有志愿服務隊員的身影。而鄒德鳳還是一如往昔,每天在醫(yī)院、社區(qū)、街道重復忙碌著同樣的工作。談及未來的心愿,她表示希望培養(yǎng)出更多的志愿者為社會服務,真正讓老百姓擁有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讓國家更美麗、更和諧、更文明、更進步。(采訪報道組:姜麗路弘)